![]() |
早餐:無 午餐:口湖遊客中心甘苦人風味 晚餐:蔦松客棧 |
![]() |
住宿:長榮文苑酒店 |
世界烈酒金牌在雲林:月光下台灣小麥白酒2020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牌獎,讓世界看見台灣、看見雲林,重現麥仔簝昔日風光,麥寮重新飄散的麥香,麥寮一小步 台灣一大步,傳奇鍍金之地大家一起來體驗!
雲林版小日月潭美稱的滯洪池,為口湖海角新一代的打卡點。因颱風來襲造成海水倒灌,意外造就濕地廣大的景觀池,一整片絕美湖景,不僅有蓄水功能,有效解決口湖地區的水患,樹林與溼地孕育了豐富生態,漫步在環湖木棧道與觀景台,欣賞水鳥們飛翔的姿態。幽靜的椬梧滯洪池分為北池與南池。 園區內有多個景觀台和涼亭供遊客休憩,特別適合到此遊覽欣賞絕佳美景。總面積達100公頃,是雲林最具規模的滯洪池,有著靜謐優美湖景,茂密林帶孕育出豐富生態,吸引電影《大佛普拉斯》前來取 前身為台糖宜梧農場種植甘蔗田,因地層下陷加上海水倒灌,導致農場長年積水不退,2013年改建為滯洪池,意外造就濕地廣大的景觀湖!
「故事鐵花窗」景觀再造 13個手繪感鐵窗故事 用鐵花窗譜出居民溫暖故事鐵花窗以村民的生活為題材,圖案包括農婦、勞動的手、梧北的名產甘蔗、番薯、大蒜和採蚵剝蚵的副業,以及成員年齡總和超過千歲的「千歲舞獅團」,都躍然展現在鐵花窗上。 熱心的水牛設計團隊與台中藝術創作團隊芃芓藝術工作室,與曾文昌師傅的永燊達金屬團隊合作,經典的13面鐵花窗來訴說口湖鄉梧北社區10個故事,不僅紀錄一個個在地生活記憶,更重現台灣最美麗的鐵花風景。 歷經歲月流轉的美好年華篇章,從深入了解社區文化脈絡發想,進一步拉出社區指標特色。而「鐵花窗」正是社區再造的新意象,在不破壞原本鄉村建築景觀下,結合斑駁水泥牆,活化了冷硬的鐵窗風情,將創意發揮到極致。
烏魚,學名“鯔魚”,為一種洄游性魚類,口湖鄉為烏魚產業之鄉,把金黃的烏魚卵掏金工法:以「前刀去胸鰭→二刀剖肚→卵吟→取腱」四人一小組的掏金陣線,分成兩組俐落處理新鮮烏魚! 再經由綁線捆紮、鹽漬醃製、板壓壓平以及反覆曝曬可以用傳統日曬(7-10天)+冷風乾燥來完成天然的烏魚子.品嚐一口來至大海澄澈金黃的幸福滋味,真是意難忘!每年冬至前後為口湖鄉的掏金大事,親臨烏魚伯達人體驗烏金傳奇!
享用口湖農村社區小舖-甘苦人風味料理 取名為「甘苦人料理」是因這些創意料理食材全是在地農漁民與烈日風浪「作戰」收成的,背後都有農人創業的汗水故事. 新鮮的虱目魚肚下鍋乾煎也可以煎得這麼美,看了就令人食指大動. 層層肥瘦相間的白切肉,切著薄片的的白肉看起來晶瑩剃透、帶著Q彈口感. 蔥爆透抽,每一口的透抽都是濃濃的鮮甜原味. 滷素料,香菇蘿蔔好下飯. 虱目魚丸蘿蔔排骨湯,鮮甜美味,清爽又好喝. 西瓜綿炒蚵仔,最後上這道又是個驚喜. 西瓜綿是台南一帶特有的西瓜醃漬品,綿仔是「小」的意思,西瓜綿仔即以小西瓜製作而成. 西瓜綿酸中帶甘的獨特口感燴煮虱目魚或鮮蚵更是美味獨具
有故事的無菜單料理,多才多藝的主廚,為盡孝心返鄉,把自家的三合院古宅佈置的充滿60年代古色古香的餐廳以老歌星海報、老舊家具,並保留以前的「殺朱拔毛,反攻大陸」的標語,保有米其林精神的理念,堅持使用在地食材確保新鮮美味,變化出許多擺盤精彩的美味與古早味阿嬤的菜香。
![]() |
早餐:旅館早餐 午餐:北港老餐廳-青松 晚餐:八斗子海鮮晚餐 |
![]() |
住宿:華山觀止虫二行館 |
歷史老師導覽國定古蹟-朝天宮,民國74年定為原台閩地區二級國定古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北港朝天宮之創建,相傳1694年(康熙33年)佛教臨濟宗禪師樹璧,奉福建湄洲朝天閣媽祖聖像從笨港登陸,因神蹟顯現,信眾立祠恭奉,為朝天宮創建之始。期間經歷1894年北港街大火、1904年嘉義地震,經歷寺廟整理運動,部分神像遭到燒毀,多年幾次擴建、整修而到今日所見的規模。香火鼎盛的朝天宮因匯集五路的氣勢架上的廟宇建築各項巧奪天工的雕塑,廟區的石雕、龍柱、木雕、匾額傳續各種傳說故事,由專業歷史導覽老師精彩解說朝天宮深藏的工藝與歷史之美。
途經甕牆為巨商顏東義宅第圍牆一部份因經營土壟間(碾米廠)、油車(油廠)而致富,該第宅建於道光年間,於光緒三十一年大地震後修建第宅甕牆被留下一部份,續前往北港工藝坊是以北港宗教工藝產業為主體的據點,於2013年12月底開館運作,邀請在地工藝師,地方文史工作者以及喜愛歷史人文旅遊的您,一起來參與。
全長約2公里的古坑綠色隧道,兩旁超過50年歷史的老欉芒果樹,綠蔭環蓋著整條道路,形成美麗的綠色隧道,穿越其中如入綠色世界充滿童年的回憶。
位於台灣咖啡故鄉-華山,虫二行館之緣由,乾隆下江南,被美景吸引,便題下了“虫二”,寓意“風月無邊”。這兩個字取自“風月”二字的中間部分,把外框去掉,成為“虫二! 意蘊豐厚說明華山觀止正有如此吸引人的美景! 入住觀止擁抱自然美景夫復何求!
品嚐吉輝總舖師的手路菜,在地人推薦的地方美味,海線新鮮食材讓舌尖上的體驗更有鮮味。
體驗山中傳奇令人驚豔的海鮮餐館!置身有如水族館內的藍色世界,水族箱與熱帶森林區的造景佈置,提供特殊的用餐感覺,五感體驗!
![]() |
早餐:旅館早餐 午餐:竽芯園林間美味 晚餐:地方點心 |
![]() |
住宿:溫暖的家 |
全長大約600公尺93年底啟用,蜿蜒的羊腸小徑,伴隨小橋流水、池塘、咖啡園,享受徜徉於山林自然閒適情懷。古坑咖啡為日治時期時引進,古坑的品質最好,為日治時期獻給日本天皇的貢品,古坑咖啡有「御用咖啡」美稱。參加「臺灣國產精品咖啡豆評鑑」一舉榮獲傳統水洗組特等獎。 華山文學步道咖啡園的主要唯一建築物為竹管厝,竹管厝與咖啡園的感情,豐富的會讓你捨不得走。在此傾聽那潺潺的流水聲,慢步於充滿文學氣息的地方,別有一番風味。安排在地專人導覽解說更深入了解此一檳榔文化翻轉為咖啡文化的過程!
返璞歸真之美景,景水落羽松大道就是如此,少人去的祕境景水落羽松大道也是尋幽訪勝之好所在,如網美韓劇的場景順道一遊。
谷泉咖啡莊園在這百年咖啡歷史的古坑荷苞山腳下,有著一個佔地約五甲,種植超過3000棵無毒咖啡樹的谷泉咖啡莊園,莊園內每棵咖啡豆都是經過人工一顆一顆採收,並脫殼、發酵,再經歷多次手工挑豆之後,才可以送入烘焙,而谷泉堅持使用無毒的方式種植,並且通過多項SGS認證。經過數年的歷練,谷泉不斷創新並且保留原有的美味,細心烘焙每粒咖啡、用心沖泡台灣原味,在努力呈現手工台灣咖啡的同時,也希望帶給顧客的是一份台灣咖啡歷史和一杯安心的台灣精品咖啡。
多年前荷苞山有位年輕的咖啡農,他是第三代咖啡農劉易騰。當年看見父親因為年紀漸長,無法繼續經營家中的咖啡園,加上從小看著咖啡長大,深深害怕在地台灣咖啡會因此而消失,所以毅然決然得放棄遠在大陸的經商,回到讓他充滿童年回憶的古坑荷苞山。接手後創立【谷泉咖啡莊園】,並以『堅持在地種植』、『咖啡香醇的要求』、『傳承咖啡歷史文化』等理念,用心經營這塊世代留下的土地,希望將這份歷史與特色讓更多人看見。
古坑舊稱為「庵古坑」,1920年改稱為古坑。 早於日治時期開始,日本人就開始在荷苞山栽種多達三百公頃的「阿拉比卡」品種咖啡,由於品質優良,更獲選當時進貢日本天皇的重要經濟作物。 民國五十年代,國民政府在雲林縣斗六地區蓋了一座全亞洲最大的咖啡工廠,成為全台最重要咖啡加工樞紐。 當時荷苞山一位剛滿十七歲的少女,也就是現今谷泉咖啡莊園劉易騰的姑姑,曾獲選為「咖啡小姐」,成為台灣咖啡代言人。
隱宿之美-竽芯園,姑婆芋、筆筒樹、三蘇、波羅蜜、石斛蘭、白鶴芋等栽植於此營造滿園的綠,樸實自然靜謐的用餐環境將讓您驛動的心-沉澱!